您好,欢迎来到JOSEF起重电器网站!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新闻资讯

HOT NEWS

公司新闻

市民共享福利  健身融合健康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3日    浏览量:1171 次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格局中,全民健身如何与健康深度融合? 面对市民多元的健身需求,如何在保基本、可持续、均等化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予以满足?自2005年以来连续三次在国民体质监测中领跑全国的上海,开展一系列积极探索,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将健身指导和服务送到市民身边,让健康福利为市民共享。

  “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民健身的作用尤为突出。”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认为,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将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内在驱动力,“每个人都是实践者,也是获益者。”
  邻居来做义务“私教”,科学健身融入生活
  “健身,找我们”———在地处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的同济绿园小区,几幢高层公寓的入口都挂着一块醒目的公告牌。“看到这块牌子,就知道楼里住着家庭健身指导员,他们的信息全部在此公开。”指着公告牌上一目了然的姓名、指导项目、联系方式等信息,四平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负责人徐作林介绍说:“居民如果有健身方面的需求,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义务上门服务。”
  家庭健身指导员,是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里培训选拔出的社区健身领头人。他们不但自己积极健身,熟练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还通过无私奉献、无偿服务,将科学健身的理念送入每一个家庭,带领身边的居民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相比其他健身指导形式,上门服务和个性化指导是家庭健身指导员的特点和优势。可这样的创新形式,最初却并不被居民们认可。“刚开始很多人反感我们上门,总以为是做推销或管闲事。”作为小区家庭健身指导员之一,沈惠娟坦言,这样的误解和拒绝曾让她感到委屈。但沈惠娟没有放弃,她一次次登门拜访,用耐心和亲和力赢得邻居的信任,“敲开家门,从聊家常开始,大家慢慢拉近距离。通过了解居民的身体情况,我会有针对性地为他们介绍健身知识、制订健身处方,一对一地传授健身运动技能。”
  经过三年的努力,沈惠娟和其他几位家庭健身指导员已成为小区里知名度很高的“健身参谋”。从年轻白领到退休老人,都习惯了向他们请教健身问题;一些过去不爱运动、不会运动的人,也尝试着走入社区健身的风景。
  “从挨家挨户请他们锻炼,到大家主动想要锻炼,理念和行动都有了很大转变。”沈惠娟说,“现在有时一天要接好几个咨询电话,小区健身氛围越来越好,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目前,四平路街道已有家庭健身指导员两百余人,分五个片区设立23个指导小组,实现了全覆盖。通过他们的悉心工作,居民科学健身水平明显提升,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这种把“体育生活化”渗透到每个家庭的健身指导模式,正逐步在上海市杨浦、虹口、黄浦和嘉定等区推广。此外,从2015年起,“你点我送”的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在全市试行,今年1月至8月,根据市民需求向社区配送的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等公共体育服务达2800余场,惠及市民超过8万人次。
  体卫携手护航“糖友”,运动干预卓见成效
  嘉定区马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二楼排练厅,每周一、三、五晚都固定留给“糖友”。“糖友”,是糖尿病运动干预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称,他们一周三次聚在这里,进行每次不少于40分钟的体育锻炼,以运动的方式缓解病症,促进自身健康管理。
  这些参与运动干预的“糖友”,都是辖区内的在管糖尿病患者。卫生服务中心经过指标筛查和向患者本人征求意见,将他们吸收到运动干预小组的队伍。从练功十八法、木兰扇到养生操,各个小组在集中锻炼时选择的项目各有不同。除运动外,“糖友”们还需记录血压、心率值变化,并接受一月一次的免费血糖监测,及时掌握“控糖”情况。
  为了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体育与卫生部门携手组建“1+1+2”的社区工作团队,为每个小组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家庭医生各一名,并选定两名热心“糖友”担任自我管理小组正、副组长。干预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制定运动计划、传授运动技能;家庭医生从医学角度传授健康知识、提供健身建议,确保锻炼安全;自我管理组长则作为“桥梁”,承担团队组织、沟通等工作。这样的配置,体卫结合,双管齐下,既有科学指导的专业性,又具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2002年我患上糖尿病,几乎失去了胰岛功能,要靠注射胰岛素和降糖药来控制血糖。”64岁的王耀明是一位小组长,精瘦干练的他曾体重超标,体质也很不理想。“开始运动后,年纪虽然大了,身体却比以前好了。以前血糖很难控制,用药量比一般患者高很多,运动后用药量减少,血糖指标比以前控制得好,身体柔韧性、灵活性都大不一样。”
  自2009年以马陆镇作为首个试点开展糖尿病运动干预以来,这一体卫结合的新模式,不断在嘉定区成功复制。目前全区共建立糖尿病运动干预点21个,约3600名在管糖尿病患者中,有五成左右接受过运动干预。2012年起,“1+1+2”的社区工作团队工作模式开始在上海全市推广,并从糖尿病向高血压、颈椎病等其他慢病领域拓展延伸。
  硬件管理立足社区,公益开放加大力度
  无论是家庭健身指导员,还是“1+1+2”的社区工作团队,都是立足于社区,以最贴近百姓的方式,提升市民科学健身水平。同样,在社区体育设施管理上,上海多年来已经形成属地化管理模式,满足市民就近就便健身的需求。
  据上海市体育局2015年公布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显示,11900份样本中,经常参加锻炼者为38.4%,而2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59.1%选择在距离小于1000米范围的场所运动,有42.3%的人偏爱在住宅社区空地运动。
  相对应的,截至2015年末,上海市累计建成社区健身苑点990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39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个、市民健身房125个、市民健身步道317条、市民游泳池37个,上海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针对部分小区体育设施管理维护职责不明的问题,已明确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维护、更新,纳入财政经费统一保障。目前,包括开发商配套建设的小区健身设施在内,全市各类社区体育设施均由社区统一维护和更新。
  与此同时,备受市民关注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开放,也将在惠民利民的宗旨下进一步加大推行力度。2015年,上海市体育局已在直属八个场馆中试行公益性开放补贴,场馆每天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以四分之一的价格实施公益性对外开放,市级财政给予市属场馆补助资金504.9万元,受益市民达75.67万人次。上海市十余个区也制定并实施了体育场馆免费及优惠开放的相关政策或财政补贴办法,补贴对象拓展到了社会组织和企业,全年补贴总额达到307.5万元。
以上由上海约瑟起重电器专家经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QQ在线咨询
售前热线
021-55560736
售后热线
18116134756

邮  箱:cnhgq@foxmail.com

邮  编:201206

厂  址:上海市曹路钦塘工业园钦塘东南1号

销售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高路1296-124号

© Copyright JOSEF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20013号

电子营业执照